江门市海洋经济信息服务与发布平台
新闻详情

把海洋资源转化为建设发展优势

来源:南方日报

3月初,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推进会召开,提出“疏近用远、生态发展”“陆海接力、岸海联动”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十六字路线图。未来,广东将突出规划引领、产业融合、龙头带动、项目落地等,加快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

  这一总体战略考量,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高度重视,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结合,是科学、系统、整体的谋划和统筹。可以预见,这样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将对广东沿海城市发展起到带动作用,广东将完成从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转变。

  在这一背景下,江门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江门基础深厚,海洋优势明显

  海洋是建设“蓝色粮仓”的天然主战场。作为全省海洋大市、渔业大市,江门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具备发展“蓝色粮仓”的生态潜能。

  一有自然优势。江门是广东省沿海城市,大陆海岸线约占全省的1/10,海岛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海域面积约占全省的7.6%,2022年全市海水养殖面积全省排名第3,拥有高达100多种经济鱼、虾、蟹、贝类。

  二有历史优势。江门尤其是台山沿海一带,拥有悠久的养殖和捕捞历史,例如自光绪年间起便有关于台山青蟹养殖业的记载,衍生出一大批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和大师,也有一批育种育苗能人,培育出“台山蚝”“台山青蟹”“台山鳗鱼”3个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水产品,同时培育了南美白对虾、桂花鱼等一大批名优特水产品,产品资源丰富。

  三有政策优势。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成立台山海洋发展集团、台山港口建设集团、江门海洋集团等国有企业,发挥国有资本对海洋产业的引领撬动作用,一体谋划“海洋科技+海洋经济+海洋牧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四有区位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人口集聚、经济集聚、消费集聚的经济核心区和优质生活圈,人口规模大、经济活力强、消费市场大,湾区居民对高品质水产品的大量需求,而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城市,邻近湾区各大发达城市且交通便利,消费驱动明显。

  尊重市场规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

  既要看到优势,也要正视差距。山东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省,已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共59个,居全国第一,海洋牧场综合经济收入超过2500亿元。与山东等省份的沿海地级市相比,江门面临着海域水深大、台风频繁等自然挑战,因此更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和历史文化,在遵循市场规律的情况下有序规划和推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要顺应消费发展趋势。江门要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消费市场,利用消费和投资的拉动,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整体建设,比如加大种业环节投入、不断提高育种水平、扩大养殖规模、提升加工储藏冷链能力等。

  要延伸产业链。江门要在前端育种养殖的基础上,发展海工装备产业,完善冷链深加工物流产业,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提升产业规模,规范质量标准,提高品牌品质。同时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协同发展,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推动上下游企业协作。

  要整合岸线资源。尽管江门海洋资源丰富,但存在散而不聚、小而不强等短板,亟待整合,同时海洋牧场相关建设零散、未形成合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立足海岸线这一重要资源,江门要依托几大国有企业,整合岸线资源,做足海的文章,以高水平规划引领抓好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发建设。

  要强化科技引领。江门要聚焦深远海渔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养殖,选育好品种,提升养殖规模,向远海要效益。依托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借助周边一线城市的辐射带动,承接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科技和人才资源,推动科创成果落地转化,以城市群协同发展带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