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海洋经济信息服务与发布平台
新闻详情

广东江门市海洋与渔业局扎实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5月28日,省长朱小丹到我市调研。这是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海向朱小丹介绍大广海湾区规划建设情况。

  盛夏,八月的侨乡,海阔天高,碧波万顷,处处洋溢着海洋的气息。

  自去年12月底,市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0)》后。接踵而至,今年1月10日,到任不到一个月的省委书记胡春华莅临我市调研,对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给予殷切期望。1月21日,市人大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的战略部署。

  4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

  5月15日,69家涉海企事业单位自发组建筹备成立了全省首个地级市的海洋产业协会——江门海洋协会。

  5月28日,省长朱小丹到我市调研时强调,要把大广海湾区打造成为珠三角实现“九年大跨越”的新增长极、珠三角辐射大粤西的枢纽型节点、珠江西岸粤港澳合作重大平台和全省海洋经济发展重要基地。这“四个定位”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了我市大广海湾区规划建设的滔滔巨浪……

  这个季节注定是海洋的季节。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市海洋与渔业局犹如“蓝色先行军”,在我市“开启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阳光航道上乘风破浪,犁出了一道道闪光的航迹。

  21世纪,人类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海洋。海洋经济正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于2011年7月批复《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广东海洋经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江门位于该规划确立的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为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加快江门海洋经济发展,对推动江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全省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市拥有288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大陆海岸线长420公里,约占全省的1/10;海岛岸线长约400公里,约占全省的1/6;共有海岛561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二。但是我市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却相对滞后。众所周知,发展海洋经济带有宏观经济概念,牵涉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任务相当繁重。面对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作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市海洋与渔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挑重担,殚精竭虑,创新思维,为我市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作出贡献。2012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673.29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249.58亿元,约占全市GDP的13%。为把握好海洋经济发展机遇,市海洋与渔业局积极推进“三联”模式:“联上面,省市紧密合作框架协议;联外面,跨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联周边,整合珠中江资源一体化发展”的崭新“海”思维。

  联上面,省市紧密合作框架协议。率先在全省市政府与省海洋渔业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率先在全省开展“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工作等举措,进一步落实市政府与省海洋渔业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的相关工作,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为海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委托广东省海洋资源研究中心修编《江门市海洋功能区划》和编写《江门市海洋基础地理信息》;与省社科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我市海洋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并在我市成功举办了以“开启江门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为主题的“广东智库论坛”,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与此同时,为共同应对海洋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取了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在江门设立工作站,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为我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

  联外面,跨地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为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由市人大常委会率领海洋与渔业部门赴山东滨州等地学习考察当地发展海洋经济的先进经验做法,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健全组织机构、突出本土优势、打造高端产业平台和集中集约用海”等意见和建议,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同时,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做大做强我市水产品加工流通业,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他们会同市委政研室就促进我市水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发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题调研。通过对福建、广西、湖南及省内部分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先进地区的学习考察,以及与省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四市三区相关企业和职能部门的走访座谈,形成了《关于促进我市水产品加工流通业优化发展的调研报告》,提交市委市政府,为下一步研究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措施打下基础。还会同市委政研室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海洋经济调研,组织编制了《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20)》,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实施意见》,为今后海洋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联周边,整合珠中资源一体化发展。围绕珠中江一体化,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主动会同珠海、中山市海洋主管部门研究草拟了《推进珠中江海洋经济区域合作协议书》,建议珠中江三市在海洋产业规划、打造海洋产业集群、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海洋经济区域合作示范区。跨区域合作协议得到了三地市政府的认可,于7月29日珠中江区域合作第七次党政联席会议上正式签署。此外,为探索新形势下应对复杂执法环境、提升监管效能的新措施,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5月31日,珠中江三市海洋与渔业执法部门共同签署了《珠中江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协作协议》,这是全省第一个跨区域海洋渔业联合执法的合作协议。协议签署以来,已经组织开展了多次珠中江联合执法行动,有力打击了跨区域“三无”船舶非法电鱼等违法违规行为。

  海洋梦承载着中国梦,海洋事业正逢其时。在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部署下,“蓝色先行军”将以更加饱满的信心、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旺盛的斗志在洒满阳光的航道上扬帆起航,奋勇前行!